臭氣檢測儀怎么校準
臭氣檢測儀的校準需結合其檢測原理(如傳感器類型、量程范圍)和應用場景,通過標準化流程確保檢測精度。以下是通用校準步驟及注意事項:
一、校準前準備
1.設備與環境檢查
確認檢測儀電量充足(≥80%),開機自檢無故障提示(如傳感器報錯、電路異常)。
校準環境需通風良好、無異味干擾,溫度控制在 15-35℃,濕度 30%-70% RH,避免氣流直射設備傳感器。
2.校準工具準備
標準臭氣氣體(如硫化氫、氨氣等特征臭氣成分,濃度需覆蓋檢測儀量程的 30%-70%,如量程 0-100ppm 時,選用 50ppm 標氣)。
配套校準接頭(與檢測儀進氣口匹配,確保氣體密閉傳輸)、流量計(控制標氣流量為 0.5-1L/min)、潔凈空氣(用于零點校準)。
二、校準操作步驟
1.零點校準
將標準零點氣(如純凈氮氣或清潔空氣,不含柴油成分)通過校準接頭連接至檢測儀采樣口,開啟氣源,調節流量計至儀器規定流量(通常 0.5-1L/min)。
待氣體穩定通入 5-10 分鐘后,進入儀器校準菜單,選擇 “零點校準” 功能。部分機型支持自動零點校準,儀器會自動將當前數值修正為 0ppm;手動校準需在數值穩定后,按 “確認” 鍵保存零點參數。
2.跨度校準
關閉零點氣,連接對應濃度的柴油標準氣,同樣調節流量至規定值,通入氣體 10-15 分鐘,確保傳感器充分響應。
進入 “跨度校準” 菜單,儀器會顯示當前檢測值,若與標準氣濃度偏差超過 ±5%,需手動輸入標準氣濃度值(如 50ppm),按提示完成校準。部分高端機型支持多點校準(如 25%、50%、75% 量程點),可進一步提升全量程精度。
3.校準驗證
校準完成后,再次通入零點氣和標準氣,驗證檢測值是否在誤差范圍內(通?!堋?%)。若偏差過大,需重新檢查管路密封性或標準氣濃度,重復校準流程。
記錄校準數據,包括校準時間、標準氣濃度、儀器示值、操作人員等信息,形成校準報告存檔。
三、特殊校準注意事項
1.傳感器類型適配
電化學傳感器:校準后需靜置 10 分鐘,避免殘留標氣影響檢測穩定性。
光離子化(PID)傳感器:需定期清潔紫外燈窗口,校準前用無水乙醇擦拭,防止油污干擾。
金屬氧化物傳感器:校準后需通入潔凈空氣 “復位” 30 分鐘,確?;€回穩。
2.數據記錄與驗證
校準完成后,保存校準日志(包含時間、標氣濃度、誤差值),支持通過 USB 或無線傳輸至管理平臺存檔。
用另一種濃度標氣(如校準用 50ppm,驗證用 80ppm)進行測試,誤差應≤±5%,否則需重新校準。
校準周期
日常使用:建議每 3 個月校準 1 次;
高頻率使用或惡劣環境:縮短至 1 個月 1 次;
維修傳感器或設備故障后:必須重新校準。
四、常見問題處理
1.校準失敗提示 “傳感器無響應”:檢查標氣連接是否漏氣,或傳感器是否達到使用壽命(通常 2-3 年)。
2.跨度校準誤差過大:更換標氣(可能過期),或清潔傳感器進氣口(防止堵塞)。
3.零點持續漂移:排查環境是否存在微量臭氣污染,或更換過濾膜(部分設備配備活性炭過濾裝置)。
通過標準化校準,臭氣檢測儀可確保對硫化氫、氨氣等特征臭氣成分的檢測精度,滿足環保執法、垃圾處理廠、污水處理站等場景的監測需求。